有绿:教你认识新区的新绿植[海东时报]

 
 
 
 
 
 

□时报记者 陈钰月 摄影报道

河湟新区就是一个百花园。这是很多人对河湟新区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有紫色的千屈菜,红色的蜀葵,还有黄色的金光菊,以及各种颜色的百日菊,同时还有山楂、金叶榆等赏果、赏叶植物。

走进海东河湟新区,这里看不见高耸的烟囱,入眼的是一排排标准化厂房,一幢幢现代化公寓和绿植环绕的水系景观。

今年,海东河湟新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绿化、粉尘治理等工作,确保园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绿色生态园区成效明显。

据了解,2018年河湟新区利用春秋两季黄金时节,以道路、沟道两侧和裸露地为重点,全年实施绿化工程15项,累计栽植和补植补栽

各类苗木共计98.28万株,累计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园区形象明显提升。河湟新区作为青海的门户,近年来,平安芯湿地公园、柳湾城市公园的建设对河湟新区的气候和环境带来了极大改观,河湟新区的绿化更是让人竖起大拇指。

“在河湟新区,不管走到哪里见得最多的都是绿色,与以前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桑杰卓玛是河湟新区的一名环卫工人,2014年,她与家人搬迁到高铁新区居住,便一直在河湟新区照顾这些花花草草,她可以说是河湟新区绿化的见证人。

正在修剪金叶榆的桑杰卓玛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2-3次对路边的花草“美容”,比如把金叶榆修剪成圆圆的样子,其他的树木也要把周围多余的枝叶稍作修剪,以前见惯河湟新区周围只有杨树,现在的河湟新区多出来了不少新绿植,在这里茁壮成长着。

在河湟新区,大路两旁最多的便是槐树了,一排排槐树就像列兵一般直直地“站立”在道路两旁,车道中央的金叶榆和珍珠梅则成了最佳的点缀。自古以来槐树就是我国绿化、观赏树种之一,用于城市美化,能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它的花期长,花多,而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则很强,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树冠更丰满,造型更丰富。

河湟新区每条道路上有不同的绿色景观,柳湾村路上种的是杏树,眼下正值杏树的果期,在车道中央的杏树随风摇曳,风中似乎还有一丝果香味。据说孔夫子讲学的杏坛,就是一片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在上,书声歌声相应和,风吹花落如香雪的场景也真是美不胜收。记者摘下了几个杏子尝了一尝,味道更是酸甜可口。不仅仅是杏树,桃也是河湟新区的“大明星”,“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用在这里更是最合适不过了。

说到果树,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保税物流中心了,走进保税物流国际商贸区前的广场,就像进了一个小花园,这里有着各种花草,榆叶梅、黄刺玫、八宝、荷兰菊、石榴树、石竹、紫叶李……而保税物流国际商贸区周边种满了李树、桃树、杏树、山楂等果蔬。“我们有时候都会摘一点来吃,都是没有打过药的。”桑杰卓玛边摘着杏子边笑着说,不过最近李子还没有熟透,可能再过几天就能摘下来吃了。

除了果树之外,新区内的油松、玫瑰、旱柳更是数不胜数,“这两年整个新区的绿化都是我们环卫工人在弄,修剪、打药、浇水,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桑杰卓玛告诉记者,油松喜欢在高海拔的地带生长,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而旱柳枝条柔软,树冠丰满,是常用的行道树。最近玫瑰都已将冒出了花苞头,虽然还没有绽放开来,但微风吹过仍可以隐约闻到淡淡的玫瑰花香。

在河湟新区还有着不少“新来客”,绿化做得好了,气候、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耐寒的天仙子、苜蓿都长到了河湟新区,路边更是随处可见星星点点的小野花妆点着河湟新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