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卜盎长沙报道
志同道合,善建行远。在金融行业不断变革之际,一所旨在培养新金融人才、实现产教融合的新型企业大学应运而生。2018年12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宣布“建行大学”正式成立。
一家银行为何要办大学呢?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建行大学湖南分校给出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将金融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搬进了学校、社区、园区,以共享化、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推进产教融合、赋能社会的全新教育培训平台,成为了建行用金融力量服务大众的新助手。
金融教育走街串巷,深入乡间地头
虽然叫大学,但建行大学其实是一所零门槛的共享金融教育平台。2019年以来,建行湖南分行通过建行大学资源平台,开展“金智惠民”惠及三湘活动,按照分层分级、上下结合的原则,将建行大学金智惠民工程与向社会赋能、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免费向培训对象提供金融知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设计差别化培训方案,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实际有用的培训课程,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共开展“金智惠民”培训438期(次),惠及41359人次。
在湘潭,建行借助普惠金融业务产品,打通了服务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树立了建行“村口银行”品牌,惠农业务覆盖17个乡镇,140个行政村。“我们一站一站就地搭建宣讲台,通过案例讲解,实物演练等,为村民宣讲如何防范金融诈骗,识别假币,提升存款收益,获得贷款支持等。”建行湘潭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村民对于金融生活既向往又陌生,通过一次次的开放课堂,村民们纷纷感叹道:“以前搞不懂的问题又不好意思开口,今天你们上门讲给我们听,学到了不少东西,没想到,除了存钱、取钱,建设银行还可以办这么多事!”
在湘西,湖南最边远之一的龙山县靛房镇中学,“我要读建行大学”的主题班会上,师生们与建行员工一起,探讨如何共享建行大学资源,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建立建行大学共享书籍学习角、体育角。在扶贫村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开展惠农培训,讲述了人民币反假、远离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
在省会长沙,建设银行主动对接、全面参与市委、市政府“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活动,当好帮扶工作小分队及企业的金融参谋和顾问,主动提供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活动期间,积极开展金智惠民培训,宣讲建行政策、产品和服务,现场采集参会企业融资需求。建行星沙支行通过“绿色通道”为长沙一高新技术企业放款1400万美元,并为企业节约15%融资成本。建行宁乡支行主动将“建行惠懂你”APP成功嵌入“智慧宁乡”,助力智慧政务平台建设,实现中小微企业贷款额度自动测算、贷款“秒审、秒批、秒支”,打造为小微企业优质线上金融服务平台。
专业办大学,成就产教融结合新样本
建行大学“专业化、共享化、科技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缘于对新金融的构想与实践。
新时代中,金融要素市场化、金融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快速迭代过程正在发生。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金融业架构中的“底层物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大趋势引发金融业“基因突变”。这种变化使得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促使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
新金融时代,建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原来传统金融创造价值模式,向为社会赋能、沿着解决痛点难点、为客户制造服务平台的新金融价值创造模式转变。建行大学聚焦服务社会、服务战略、服务员工加速培养人才,促进建行新战略落地,帮助客户成功创业的同时,提供建行智慧方案。吸引一流资源,打造学习生态系统,建设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贡献金融解决方案、推动稳健创新发展、提升职业能力素养,必当成为建行大学肩负的神圣使命。
对于社会而言,建行大学将有效沉淀金融智慧,研究解决痛点难点的新金融模式,贡献金融解决方案,树立新时代金融服务、金融管理的新路标。扩大建行服务影响力,同时吸引优秀的社会力量、优质资源,用上建行提供的平台,实现创业发展。
对于企业,立足建行,服务战略,用好建行大学开放的平台,让教育联盟、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广大员工,都可以直接与内外部资源进行互动学习、实践探讨,不仅可以进行培训学习,还可以开展合作,聚合资源,共同开发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搭建一个可持续增值的生态圈。
对于建行人而言,立足员工,服务大众,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职业能力素养提升解决方案,使员工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激发每个员工的创新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成为自己的领导者。在服务大众方面,要为更多客户提供培训,普及新金融新知识新技术,惠及大众,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卜盎长沙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