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乐都区拉达乡白草台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是近年来乐都区实施易地搬迁后的村庄之一。白草台新村由原来达拉土族乡的15个深度贫困村组成,2015年集中搬迁至乐都区共和乡和雨润镇的交界处。
近日,记者走进白草台新村村民贺存芳家中时,贺存芳一家正在准备晚饭。鲜花点缀的庭院,干净的房屋,显得家里格外温馨。当记者问起搬迁前的日子时,贺存芳一家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就靠天吃饭,谈不上什么收成,肚子吃饱就已经不错了。”“以前根本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去学校后,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城里的同学一个个对电脑都已经很熟悉,而我却连电脑的电源键在哪都不知道。”“我刚搬到新村的时候上四年级,城里的同学已经能流畅地朗诵长篇英文课文,而我却连英语是怎么发音的都不知道。”贺存芳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都是以前旧村生活的不好。
而当记者问起现在的新村生活时,贺存芳告诉记者,搬到新村后,儿女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现在已顺利考入大学。老两口也通过在家门口务工告别了昔日为能够为吃饱肚子而犯愁的日子,现在全家每年的收入在几万元左右。“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贺存芳说。
同时,为了让易地搬迁后的村民能“稳得住”,白草台新村村“两委”积极组织动员村民学技术、外出务工、发挥特长,并依托南凉古城土族园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现如今村民的腰包鼓了不说,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与日俱增。
白草台易地扶贫搬迁只是乐都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来抓。“十三五”期间,乐都区易地扶贫搬迁16个乡镇154个村,共5057户1705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22户。实现了由就近搬迁向公路沿线和城镇搬迁的转变、由城乡隔离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由“拔穷根”向“换穷业”的“三个转变”。同时,为了让全区16个乡镇154个易地扶贫搬迁新村的村民走上长期稳定的致富之路,乐都区制定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工作实施》,对搬迁农户后续发展从产业培训方向、扶持方向、行业部门帮扶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意向性的规划。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规划》,搬迁乡镇根据搬迁点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方案和就业规划。此外,依托就业培训项目,加大对搬迁村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平台,搭建起企业与搬迁户之间用工的桥梁,为搬迁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