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渠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与母亲河湟水河相连接,承担着南山生态片区的灌溉和排洪功能。它在西宁大地上静静流淌了70多年,目前渠道两侧道路旁乔木成林,流经的南山区域绿地成果显著。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渠道水生态功能逐步弱化,单一的渠道灌溉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西宁市解放渠(渠首—省残联)海绵化改造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市重点海绵化水利建设工程,该工程的顺利通水可增强解放渠渠道水流过水能力,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城区水质,对补给生态用水、营造水清岸绿的水系环境、构建绿色安全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作用。
考虑到解放渠需保证下游林地、耕地灌溉用水,在今年春灌完成后,西宁市解放渠(渠首—省残联)海绵化改造工程渠道改造部分工程才启动实施。工程进行解放渠渠道改造4.4公里,分水渠改造0.53公里,新建污水管网769米,新建湟水支沟沟道拦沙墙0.18公里,改造其他小型渠系建筑物17处。同时,对渠首生态净化示范园进行海绵化提升,在渠首新建绿水青山生态展示园,在省残联段渠道新建水岸江南园等。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水务部门干部职工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提前实现试通水目标,保障了大南山树木喝足“越冬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