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本研训模式助力教学质量提升[燕都晨报

学生在“科技小乐园”中设计作品

校本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统一,是学校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活动。校本研训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双塔区长青路小学创新校本研训模式,通过青蓝工程、专家讲座、名师引领、科研促教等形式,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构建了主题为“课例研修、合作共赢”的“同伴互助五段式校本研训模式”,通过青蓝工程、专家讲座、名师引领、科研促教、各类竞赛、书香校园、“五课研讨”、“六个行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培养了一支功底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所有学科课程,以和悦教学为主旨,创建“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全校教师根据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无论语文的主题阅读还是数学的互助课堂都体现了个性化、高参与、广互动、深思维、善表达、多实践,最终课堂教学达到低负担、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很好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学校通过开展邀请课、教研课、名师观摩课、年组精品课、送教下乡课、校级联谊课,引领教师自觉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在自我探索实践、同伴互助和名师引领中挖掘自己的个性特长,完善自己的个性风格。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长青路小学在新课改中的一大亮点。学校精选经典古诗文自编校本教材《古韵悠悠》,使学生在古文化的熏陶中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作为区科技特色校,学校着手编著了校本教材《科技乐园》,为培养学生能力,注重探索,引领创新增添了浓妆重彩的一笔。为深化课程改革,学校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把市少年宫作为基地校,与市体校合作开设乒乓球选修课程,与市围棋协会合作在一年级开设围棋课程,与庙子沟滑雪场进行的滑雪滑冰课程以及假期提倡的研学旅行体验课程等,真正实现了“我实践、我快乐、我成长”的育人目的。本报记者 张建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