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孙子后,奶奶接力生命的延续[潇湘晨报]


 
▲2月27日,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工作人员把唐奶奶遗体运走。

 
▶捐赠证书。图/受访者提供

    还记得叶沙与“一个人的篮球队”的故事吗?

 

    16岁的叶沙因病抢救无效离世,献出大爱捐献器官,捐献给7位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其中5位受益者,建了“一个人的篮球队”,为叶沙圆梦。

 

    2月26日凌晨,叶沙的奶奶唐端华永远闭上了期盼的双眼,唐奶奶选择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捐献角膜和遗体。

 

    本报记者张树波通讯员潘爱华杨丽红长沙报道

 

    2月26日,叶沙81岁的奶奶唐端华去世。叶沙父亲叶俊杰连夜赶回长沙,在与哥哥商量以后,兄弟二人决定将母亲的眼角膜和遗体无偿捐献,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

 

    2月27日上午,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工作人员赶到唐奶奶家中办理捐赠手续,并在老人灵台前鞠躬致敬。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捐献,更是时隔三年,叶沙与奶奶关于“你信大爱,我信你”的真情约定,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被祖孙两代三年之约的故事深深打动。

 

    最爱的还是奶奶做的番茄炒肉

 

    81岁的唐端华家住长沙市雨花区,唐奶奶文化程度不高,生前是省人大后勤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做过护士、厨师。老伴走得早,她用勤劳的双手把两个儿子拉扯长大。这一路虽然辛苦,但一家也生活得其乐融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儿子已经长成为帅气的小伙子,成家立业之后还给唐奶奶添了孙子孙女。这时,唐奶奶也正好退休,一心在家照顾孩子,叶沙就是由奶奶一手带大的,从小到大,叶沙的衣服是奶奶洗的,饭菜是奶奶做的,奶奶一直陪伴叶沙到初中毕业。叶沙也非常争气,从小到大,学习从不用大人操心,成绩一直都是班里最好的那个。

 

    上高中以后,叶沙变得比以前忙了,奶奶也年事已高,没有再陪读,但是叶沙每个周末都会去看望奶奶,吵着要吃奶奶亲手做的番茄炒肉。

 

    “一定要守着孙子回来”

 

    这一切美好都在2017年4月27日那天戛然而止了,酷爱篮球的叶沙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上天在叶沙16岁时按下了他生命的暂停键,在叶沙弥留之际,他的父母作出了一个决定,把他的心、肺、肝、两个肾、一对眼角膜捐献给7位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

 

    在2019年春天,接受了叶沙器官的5个受益人,建了一支篮球队取名为“叶沙篮球队”。随后大量媒体纷纷转载叶沙的感人事迹,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篮球少年——叶沙。叶沙去世和捐献器官的事情却一直瞒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叶沙的奶奶。

 

    “叶沙再也没有去看望过奶奶,奶奶也没有等来孙子的探望。”家人说。每次奶奶想念孙子时,家人都跟奶奶说,叶沙获得了大奖,被保送到美国读医学院去了,要读很多年,学成归来再来孝敬奶奶。听到家人说的话,唐奶奶露出满足的笑容说:“一定要守着孙子回来。”

 

    三年后祖孙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相见

 

    然而,三年过去了,唐奶奶终究没有等到叶沙学成归来。在生命最后一刻,唐奶奶还在反复念叨:“叶沙啊,奶奶只怕等不到你回国了,以后你一定可以做一个好医生,奶奶知足了。”

 

    “妈妈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眼角还流下了两滴眼泪,这一定是为她的孙子流下的……”家人叶宗明两眼泪花,哽咽地说道。

 

    叶宗明表示,在完成遗体被医学生解剖学习后,唐奶奶的遗体火化,骨灰一半撒入湘江。因为她是老长沙人,从小在江边长大,所以她热爱湘江,骨灰的另一半要葬在叶沙的身旁,让她和孙子继续做伴,从此不再孤单。

 

    “自2017年4月27日起再未见过面的祖孙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相见。”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潘爱华教授说,从2017年4月27日到2020年2月25日,跨越上千个日日夜夜,奶奶对孙子的思念最终化为了陪伴,这一对祖孙平凡却伟大,“他们平凡,名字不被大众知晓,简单而充实地度过着每一天;他们伟大,将自己生命的余热传递给他人、奉献给医学研究。叶家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的大爱。”

    

    本报记者张树波通讯员潘爱华杨丽红长沙报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