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2日,沅江市星海运动公司厂房,员工在缝纫体育用网。图/新华社 |
据新华社电 波光粼粼的湖水映着朝霞。南洞庭湖畔的一家工厂里,工人正在织机周围麻利地裁剪、串边、缝纫。他们不是在生产布料,而是在制作网片,而后加工成各种体育休闲用品。
这家名为“星海运动”的企业,坐落于湖南省沅江市,主要生产运动用网及运动场地配套设施。在楼上的展厅内,陈列着各式各样创意运动产品:足球网、排球网、乒乓球网、羽毛球网、高尔夫球网,以及秋千和蹦床等,大小不一、各具特色。新颖有趣的设计可满足不同场景使用需要,产品远销海外。
“谁会想到,我们这样一家做了多年的渔网企业,现在‘不务正业’生产起‘玩具’来了。”回想公司转型之路,67岁的公司董事长刘放军感触颇深。
刘放军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以渔船为伴。1977年,刘放军看到乡里资金困难,村民收入单薄,就开始带领乡亲开办渔网厂。从一家工厂发展成业界龙头企业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他一干就是40来年。
近年来,中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流域渔业面临转型,淡水渔网的需求量锐减。渔网渔具行业遇到发展瓶颈,刘放军的公司提早迈开“转型”步伐,向新领域进军。
“几经尝试,我们找准了生产‘使人快乐的运动产品’这一定位。目前产品获得20多项专利,销售收入由刚开始的几百万元发展到今年预计过亿元,带动湖区一大批居民和贫困户就业。”公司总经理刘洋说。
今年44岁的陈志军,曾是洞庭湖地区一个地地道道的渔民。洞庭湖禁渔后,2019年5月,他加入了鑫海,开始在车间生产渔网,有了每月3500元的稳定收入。今年4月份,他被抽调到刚成立3年多的“星海运动”,开始从事运动用网产品的生产,收入每月5500元左右。
“生产运动用网后,劳动强度比原先低,但工资却提升了不少。厂子干净宽敞,还有空调吹,很舒服。”陈志军说,在鑫海,像他这样的转业渔民还有很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