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记者 邓婷 通讯员 孙建峰)今年以来,海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紧紧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拓展工作载体,着眼“三个突出”,确保关心关爱、慰问帮扶青少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据了解,海东市关工委通过组织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制定下发思想性强、目标明确、操作性科学的实施意见,并就做好全市202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留守儿童工作提出要求,明确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目标任务,为确保全年各项主题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同时,不断探索“勇于搭台”“巧于借台”“善于同台”的工作方法,注重与上级业务部门、各县区关工委的联系与配合,切实做到组织联体、工作联动、资源联用、同频共振。期间,市关工委积极联系省关工委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松树乡松树中学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慰问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价值3.5万元的慰问品。联合平安区关工委到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中心学校开展“关爱助学”校服捐助活动,为学校204名贫困儿童发放校服,总价值达1.9万元。互助土族自治县关工委“六一”期间为东和乡尕寺加小学送去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为互助县城东小学捐助2000元的慰问金。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关工委通过发放学习用品、校服等方式,资助6所学校近500名贫困优秀学生。
此外,海东市各级关工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留守儿童培树“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的高尚情操。期间,化隆回族自治县关工委组织德加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观看《致敬红领巾》宣传教育片,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少先队员荣誉感。市关工委联合平安区关工委在平安小学举办少先队“分批入队”活动,平安区近1500名少年儿童通过入队仪式加入少先队组织,并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做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