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阳光和煦,蓝天碧水。站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毛斯湖二期景观带的“明志园”举目远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幢幢高楼大厦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在迎宾大道与天佑德大道交汇之处,就是闻名遐迩的青稞酒作坊,厂房林立,美酒飘香。而毛斯湖景观区就像环绕在青稞酒之源的绿色飘带,微风吹过,令人陶醉……
在互助县,无论你走到哪,都会从市民们口中听到,昔日被人们称之为威远镇“龙须沟”的毛斯沟一带,现在已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座沿河滩延伸的湿地湖泊——毛斯湖湿地景观区。毛斯湖是经过人工改造而形成的景观湖体,整个公园地势北高南低,水体自北向逐层流下,改造面积达128830平方米。
近年来,互助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精细活,在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生态环境,通过县城绿化提升改造、拆违还绿、三山绿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快“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绿家园”建设,努力打造优美舒适和谐的宜居家园。在国家森林资源目标考核中,互助县是西北地区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城。
“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见证了互助县环境的变化。”市民刘成花指着不远处在湖边漫步的人群说,曾经这里都是臭味,夏天苍蝇蚊子漫天飞,冬天臭水沟结的都是黑冰,是片遭人嫌弃的地方。现在这里岸上有塑胶漫道、木质的景观廊桥、四季常绿的松柏,水里有鱼有芦苇,是我们互助的新名片啊!
今年以来,互助县以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严守生态底线,严把项目准入关,系统推进治水、治气、治土综合治理措施,着力打造“蓝天、碧水、沃土”,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控制在市局下达的目标之内,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互助县出境河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其中哈拉直沟河、红崖子沟河、塘川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均为100%。南门峡水源地和西坡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限值,确保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此外,互助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08.17平方公里,占互助县总面积的33.09%,坚决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为16个乡镇47个村配备了垃圾桶786个,摆臂式垃圾斗369个,保洁工具235套,摆臂式垃圾车3辆,并修建47座公共厕所及1座垃圾中转站。为加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镇创建力度,互助县已创建了3个生态乡镇、23个生态村、2个绿色学校和1个绿色社区,并全面动员各乡镇积极申报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为建设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打好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