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对离我最近的捞刀河负责。”9月25日,接受采访时,陈豪说。
陈豪是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院长,他和捞刀河的朝夕相处开始于2011年,这年,他从深圳回到湖南,来到长沙县。
“捞刀河是长沙县人民的母亲河,是重要水源地,它是服务全县居民的。”陈豪说。
陈豪巡河的时间一般是上午的8时和晚饭后。“我借助我的专业和公司团队的技术力量,对这条河献言献策,同时及时上报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陈豪介绍,巡河过程中,他还注意搜集老百姓对这条河的一些想法,“河两边的交通问题、周边老百姓的需求等等”,他觉得自己是老百姓和河长办之间的桥梁。
“我们全年记录捞刀河流域整体情况,从河道主体、水利设施、生态状况、水岸空间、水域管理、保护利用等全方面统计记录与调查研究。”陈豪说,只有真实掌握了河流的属性才能真正履行“民间河长”的义务。
基于陈豪的专业以及他对捞刀河的了解,陈豪把捞刀河分为三段,“下游,接近城区的这段,我觉得应该做成城市型的河道,给老百姓一个散步休闲的空间;中游,应该注重河道的水安全问题;上游,应该注重涵养水源、水质净化,提供整条流域水资源净化的通廊”。他把他的这些想法叫作“ABC”计划:A活化(active)、B美化(beautiful)、C净化(clean)。
陈豪介绍,他的“ABC”计划已经形成书面意见并递交到了有关部门。“用我自己的话说,我很爱这条河,它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017年7月,长沙县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和他的团队,不仅贡献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抗洪前线抢险,并因此被授予“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从先污染、后治理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现在是系统治水、生态治河。”陈豪介绍。
本报记者刘建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