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候鸟“护飞行动”在南八家乡启动[燕都晨

本报讯(记者孙良) 又是一年候鸟秋冬迁飞季。11月16日上午,由我市野保部门组织的2019年秋冬季“护飞行动”启动暨南八家乡“天鹅杯”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北票市南八家乡红村广场举行。来自社会各界数百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仪式上宣读了“2019年秋冬季护飞行动倡议书”;南八家乡村民李海峰、王朝辉、李永富被评为“最美护飞行动志愿者”;红村“美食一条街”经营户“大脚民宿”、“刘三姐豆腐宴”、“韩家羊汤大饼”被设立为志愿者联盟服务站;辽宁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与南八家乡各村签订了“共建爱鸟护鸟文明村”协约,并向“天鹅杯”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向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朝阳分会、朝阳县摄影家协会、北票市摄影家协会、北票市书法家协会、北票市美术家协会等授牌“文化创作基地”。

据组织者介绍,加强候鸟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为今后生态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秋冬季是候鸟大规模迁徙和集群活动的季节,也是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野生动物非法案件的高发期。我市开展2019年秋冬季鸟类“护飞行动”,不仅是一次保护候鸟的行动,也是一次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更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爱鸟护鸟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强市建设,现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处,省重要湿地3处,湿地公园6处,为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成为东北亚候鸟迁徙重要通道。目前,在我市停歇的天鹅及雁鸭类水鸟逐年增多,仅北票市每年就有数百万只候鸟经此路线迁徙,尤其是春秋两季,在白石湿地停歇的候鸟高峰达10万只以上。这期间,南八家乡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乡村振兴理念,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的红村天鹅湾已成为辽西地区越冬天鹅栖息地,今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共建爱鸟护鸟文明村”荣誉称号。

组织者提出,将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护飞行动”中来,发挥志愿者主力军作用,配合地方政府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在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和集群活动区开展清网、清套、清夹和清除毒饵等专项行动。以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扩大“护飞行动”的影响力。以典型示范为引领,大力宣传推广红村“共建爱鸟护鸟文明乡村”的经验和做法,把爱鸟护鸟融入到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中。

南八家乡政府表示,将继续举全乡之力,依托慕容文化打造前燕大棘城文化景区,依托辽金文化打造白川州文化景区,依托漠南蒙古文化打造八支箭部落文化景区,依托慕容湖自然景观打造古村落景区,依托大凌河打造野生鸟类观光景区。党群共建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让林木繁盛、花香草肥、鸟飞鱼跃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人民的金山银山。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辽宁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朝阳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朝阳市林业和草原局、朝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多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