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报讯(记者 张璐)12月4日,海东市残疾人联合会走进海东市人民医院,为该院40余名患者送去两万元的慰问金和价值1000元的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温暖过冬。市政府副市长、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袁波参加活动。 袁波对市残联精神病患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她说,残联、民政、医保、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切实发挥部门工作职责,为精神病患者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医疗费用报销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要重视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对学生、教师、基层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有机融入到平安海东、健康海东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之中,探索形成有创新、有实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海东模式。 据了解,“国际残疾人日”活动期间,海东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爱心,为残疾人送去燃煤、衣物、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同时,海东市各县区残联也通过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进社区、进机构,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等活动,积极营造关爱残疾人的氛围。 今年以来,海东市残联系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投入1312万元用于全市0至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创建海东市残疾人就业基地11家,对8名自主就业创业残疾人进行补贴,并成功举办了青海省2019年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同时选送海东市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并获得7金5银2铜的好成绩。在东西部协作帮扶工作中,海东市各县区积极争取东西部项目扶贫资金共计64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贫困户养殖项目及残疾人技能培训等扶持项目。在项目建设工作中,海东市级及六个县区各争取资金2600万元,修建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全市残联系统服务残疾人的硬件设施,促进了残疾人工作规范化。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