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牧飞
“2019年,省人大立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有力,立法民主不断拓展延伸,机制创新助力立法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立法引领保障改革发展稳定作用日益凸显。”1月17日,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牧飞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9年,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在常委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在探索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提升,注重人大立法工作与深化改革相衔接,创新机制与提高立法质量相促进,在突出重点领域立法、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
立法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制定了《青海省民用机场管理条例》《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青海省高速公路条例》,修订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打包修改了涉及证明事项、机构改革的7件地方性法规。全面完成了自2017年以来开展的生态方面地方性法规专项清理工作。在2019年9月首次举办的全国省级人大立法工作交流会上,栗战书委员长对我省立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提升统审质量上多措并举】以提高立法质量为核心,坚持立改废并举,注重从组织领导、调查研究、立法协调、评估论证等方面推进工作,提升质量。
【在探索法规清理形式上与时俱进】在《青海省儿童计划免疫条例》等7部省级地方性法规打包修改过程中,采取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提前介入,加强沟通协调,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法规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立法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
【立法理念创新发展】首次组织召开特色立法精细立法工作座谈会,形成了立法要理念精良、选题精准、过程精细、内容精确、体例精简、队伍精干、法规精致的精细立法新共识,为推动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特色精细立法的青海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起草并报请省委批转了《关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的意见》,此项制度是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创新完善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于一体,把近年来立法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上升到制度层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伟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接汇报工作时,得到法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审次制度探索完善】在审议《青海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草案)》时,由于社会关注度较高,为与国家相关立法进程相衔接,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二审后暂未交付表决,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审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进一步调研论证和进行三审的工作方案。三审制的实践,为我省立法审次制度创新、提高立法质量做出了积极探索。
立法服务改革展现新作为
【立法评估工作深入推进】贯彻落实栗战书委员长2019年对我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评估工作的批示精神,委托青海师范大学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开展立法后评估,将评估工作引向深入,对法规“回头看”“做体检”。
【第三方评估工作依法有据】贯彻落实省委改革任务,总结近年来我省立法评估工作取得的成绩,制定出台了《关于争议较大的重要地方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填补了我省立法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方面的制度空白。
【立法保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根据《青海省机构改革方案》调整部分省级地方性法规中行政机关职责的相关规定,服务常委会作出《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涉及省级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从制度上确保机构改革期间我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历经三年全面建成了涵盖备案审查所有流程,覆盖政府、监察委、法院和检察院等所有备案审查工作主体,“三级贯通、全面覆盖”并与全国人大成功对接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成了我省备案审查门户网站和备案审查手机APP,为进一步增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时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备案和审查工作竞相发展】坚持“有件必备”,完成2019年度省人大常委会新制定、修改和批准的30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报送备案工作。
【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及时跟进】组织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各市、州、自治县人大和政府机关、省监察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等从事备案审查工作的人员参加了培训。
(记者 张弘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