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报记者 张娜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 当人们张灯结彩喜迎一轮甲子的第一个春天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辞旧迎新的喜庆。 地处进藏入青咽喉要道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阻止疫情传入青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止疫情传出青海的重要防线。民和县委书记杨海林说,能否把好青海的“东大门”,能否守牢青海的“东出口”,不仅关乎着民和的安全,也事关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民和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勠力同心、严防死守,在青海“东大门”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快速反应 打响疫情阻击战 民和既是人口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更是青海的“东大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民和县委县政府快速反应,作出果断决策,及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县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身临疫情防控前沿关口,现场指导部署工作,解决应急保障问题。 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想办法、出实招,各尽所能投身疫情防控“实战”序列。县财政预拨付500万元,加强全县6个检疫站购置设备和后勤保障,采购负压式专用救护车2辆,储备客车12辆、货车9辆,全天候处于应急救护备战状态。截至1月31日,全县累计发放消毒液606瓶,医用口罩2.09万只,9001型号口罩851只、手套406副、喷雾器14个。 县民政部门开启应急仓库,向各执勤检疫站点提供帐篷45顶、煤气炉17个、折叠床170张、迷彩棉衣588件、军大衣245件、被褥615床。在医疗机构内部成立防控技术指导组、观察治疗组,预检分诊点派5班轮值,确立预检分诊岗位职责、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穿戴防护流程,对所有进院人员测定体温,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充分做好医疗应急保障。县应急部门累计给乡镇、部门及检查站一线防疫检查人员配发医用口罩3.38万只、9001型号口罩893只、84消毒液1196瓶,大型喷雾器14只、小型喷雾器15只、防护服100件、护目镜484副、乳胶手套881双,为切实打赢疫情防疫攻坚战提供服务和应急保障。 同时,社会各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竭尽所能全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县电信部门为6个检疫站安装的疫情防控视频监控系统直通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为指挥部开通了网络专线、安装专用电话,免费开通了天翼云会议系统。 社会各界尽一切努力多渠道组织货源,捐赠防疫物资,目前累计接收捐赠防护服140套、体温枪8支、消毒液645瓶、一次性手套272副、口罩270只。 全县所有乡镇村(社区)全面落实县委“严防严控严治严格”要求,落小落细落实联防联控举措,“拉网式”开展入户排查和设卡检疫,做到防疫排查“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此外,暂停县内一切文体旅游活动、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社火演出等民间群体性活动、聚集性用餐活动、礼拜讲经等各类群众性宗教活动,阻断病毒人传人的载体。 分流查检 疏堵结合保“畅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属于输入性疫情,主要交通要道设卡查检,是阻断利用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传播病毒的有效途径。 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民和县路网纵横,交通发达,车流客流频繁,特别是G6京藏高速日均车流量达到3500多辆、人流量达到1.35万人以上。 这样的车流量和客流量势必增加病毒输入的风险系数,在京藏高速设卡查检也是民和县委县政府守护一方安宁和人民健康的非常措施。 疫情防控责任大于天。面对严峻疫情,京藏高速设“堵”是形势所迫,但不能一堵了之,还要解决好“疏”问题。据了解,京藏高速马场垣服务区防疫检查站启用当日,拥堵在高速路上的车流长达三四公里。 为解决“堵而不堵”的问题,京藏高速马场垣服务区检疫站临时党支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迅速调整设卡查检思路,采取分流检疫举措,优化检疫流程,既确保严防死守不漏一车一人,又确保过境车辆通行不拥堵。 那么,民和在“堵而不堵”上采取怎样的优化举措呢?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马场垣服务区检疫站的做法并不复杂,就是把抽调人员按流程分解为发表、检疫、消毒和通行4个工位,在检疫管控线上分段开展工作,车辆一停就立即发放登记表,提醒提前填写内容节省时间,接续进行检疫和消毒,到检疫卡口时直接交表通行,做到了人员车辆不停留、行进式通关,做到了人不离车、车不离人,既保证了疫情防控检测质量,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系数,又确保了通行不拥堵,提高了通车效率。 当然,在快速检疫通关中,工作人员发放一张登记表、进行一次检疫、做好一次消毒、一张卡通关的“四个一”程序一个不少、标准一个不降,严查、严检、严登记,同时在登记、检疫、消毒后,为进入辖区人员发放检疫通行证,并通报辖区各检疫站点,不再重复检查,节省公共资源,真正实现“堵而不堵”。 京藏高速马场垣服务区检疫站执勤交警、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队长马彦辉告诉记者,他们采取分流检疫措施以后,检疫效率明显提高,车辆拥堵压力明显减轻,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一的通行时间。 党建引领 支部建在“火线”上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在这疫情防控的危情时刻,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主心骨作用,各疫情防控检疫站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把鲜红的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凝聚起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1月30日下午,民和县设在G6京藏高速马场垣服务区的疫情防控检疫站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换岗休息的10余名党员在简易的救灾帐篷里召开了第一次支部会议,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庄严宣誓:坚决守好青海东大门这一事关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的第一道防线。 据了解,该党支部共有30名党员,他们来自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抽调执勤人员和医务人员。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奋战的身影。 1月31日上午,记者在马场垣服务区检疫站临时党支部帐篷前看到,党旗下,身着警服、胸佩党徽的民和县公安局政委、检疫站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延华现场部署工作,一脸的严肃,可以看得出这位临时党支部书记肩挑的使命有多重。 党员民警马彦辉是民和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他的任务就是带领交警做好交通疏导。聊起这几天的执勤工作,他愧对的是家人。他说,从1月26日到检疫站执勤以来,就没和家人一起吃过一顿饭,甚至妻子就医出院都没顾上去接。说起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马彦辉态度十分坚决。他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在党旗前宣誓过的共产党员,在这人命关天的疫情面前,他没有理由不冲锋在前沿一线,哪怕是带着被感染的风险,他也不会退缩,他会带领民警听党指挥,坚守一线,疫情不退,绝不收兵。 1月31日晚,记者在马场服务区检疫站的车流中看到,夜灯下,一名全身“武装”的医务人员在严寒中工作,逐车逐人测体温、作登记,他是民和县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李文裕,是有着八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为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作为共产党员更应冲锋在前,他将和同事们一起牢记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战斗一线,齐心协力守好青海“东大门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