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丽香,现在建平县文联工作,省作协会员。闲暇之余,一直坚持散文及随笔写作,先后在《芒种》《海燕》《西部散文选刊》《鸭绿江》等文学杂志发表数篇作品。主编出版了《建平民间艺术》《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群英谱》等书籍。个人出版了散文集《岁月漫记》。
近日,阅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管丽香的一组散文:《他的乳名叫转运》《二哥曾是村主任》《在人间》。初读味似平淡,再读滋味渐厚,如陈年老酒,让你感受到一位成熟女性作家的阔大胸怀。她在岁月深处挖掘人性的矿石,那是一种沧桑的忧郁,一种深沉的悲悯。作家管丽香站在岁月长河的岸边,遥望童年,遥望故乡。那种乡愁有灰色的沧桑美、忧郁美,骨子里又是对人性深邃的思考,有一种深沉的悲悯情怀,还有一些另类湘西作家田瑛的野性的美。
散文《他的乳名叫转运》,回忆了辽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贫困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悲悯与人性的呼唤。孩子的名字就像葳蕤的庄稼或是花草,承载着几代人的期待梦想。譬如“转运”,那是一个破落家庭的复兴的梦幻。名字叫“转运”的男孩是个特例,彻底地沦落为混混或是盗贼。他欺辱弱小,把哥哥捡到的鱼抢去下酒;甚至干一些下三滥的事,把我们家里请来石匠干了一个多月,准备盖房的石头,暗地里卖给邻村不知情的盖房的人家。起石头一节,有沧桑美忧郁美。“我不止一次看见他们抡起锤子砸在铁钎上,冒着一溜溜火星,叮叮当当,不知多少锤才凿出一块像样的石头。”尤其最冷的时候,“师傅们却各个敞着怀,头上冒着热气,后背的棉袄上结着一层霜。”甚至连父亲的栽绒帽子羊皮马甲,都和这些物什一起盛开在古朴的记忆中,彰显着沧桑的美,就像古朴的辽西叙事诗。
这样的诗性的花朵也同样绽放在《二哥曾是村主任》《在人间》里。二哥家缸里的酸菜、坛子里的腊肉、院子里仅存的红公鸡,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开放在村委会的饭桌上,映红了投资客商如花的面庞。婆婆家的屋地泼了一点清水,就凹凸不平的泥泞起来,踩上去湿滑得有些滑稽。古朴之中透着一些忧郁,我把它称为忧郁美,或者说就像高海涛的散文《流星雨》,那是一种酸美。
管丽香的散文,沧桑里透着忧郁的美,更有一种悲悯情怀彰显着,那是对时代对人性对生命的思考。《他的乳名叫转运》的结尾,三四十年后说起“转运”因偷牛被打折了腿,不到四十就死了,冻死在山洞里。早已经恨不起来了,倒是悲悯一条生命的早逝。不仅仅是生命的悲悯,又何尝不是人性的召唤与忧伤。《在人间》则叫读者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爱的力量。
管丽香的散文,也不乏精神的温暖、人性的余晖。《二哥曾是村主任》,二哥为了维护村委会利益,得罪了权贵。不吃秦三叔的回扣,在竞标会上,秦三叔以极低的价格竞标,无人竞标;二哥毅然举起牌子把价格提升了一倍,尽管秦三叔承包了荒山,因为价格提升与秦三叔结了仇。乡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强行推广养羊基地,二哥顶了回去。事实证明,养羊小区建设最终使百姓受了损失。换届选举,有人贿选,二哥落选。又一次选举时,在家族的指使下,也曾心动。这一次二哥落选,因为二哥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贿选。他把贿选的钱送进了敬老院。村民在二哥的引领下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盖了新房,买了轿车。村委会盖起了洋楼。二哥只是对村民因为几个小钱的贿赂,就改变初衷很是不理解。现在,二哥依旧坚守在乡下,就像守卫根据地,有自己的农场,竞选已成远去的风景。作家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管丽香的散文,无论是沧桑的美,还是忧郁的美,也不论是神性的挖掘,抑或是人性的温暖、时代的期待,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管丽香的散文,有着女性的成熟细腻温婉,是一种大格局的入心的接地气有远风的作品。祝愿管丽香在散文创作的路上,为辽西乡土散文作出更大的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