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区人民法院 “五举措”推进繁简分流(燕

本报讯(王红旭记者赵红莉) 面对案件持续高位运行、人案矛盾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在辽宁省高院关于“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指导下,龙城区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决心改变过去繁简不分的落后模式,学习采纳先进法院的经验,积极推动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创新,依照案件繁简程度的不同进行分流审理,形成“简案快调快审、繁案精审精判,合理分流、提质增效”审判工作新格局。昨日,记者在龙城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将于4月1日正式启动繁简分流程序,“五举措”保障繁简分流工作有序开展。

组建专业速裁团队

从全院挑选素质过硬、法律功底强、审判经验丰富的2名员额法官为速裁团队骨干,配备2名法官助理和4名书记员组建专业办案团队,形成“2、2、4”结构的速裁审判团队,分别对类型化简单案件实行集约化审理。

建立甄别分流机制

研究制定《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简易民商事速裁案件审限规则(试行)》、《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规范(试行)》、《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办法的规定(试行)》三个试行管理办法,明确繁简分流的指导原则、目标定位、运行模式,细化民事案件分流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推行“先行调解”模式

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先行调解或其他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先行调解程序前置在登记立案之前,实现“先行调解→繁简分流→登记立案→快审速裁或者精审精判”的全流程运行。利用先行调解期间清楚掌握案情,并依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实质性、精准化的繁简判断。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

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诉前调解案件可以进行远程调解,通过互联网庭审云平台可对速裁案件进行在线庭审,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繁简分流工作,能同时实现防疫、工作两不误,充分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

简化速裁案件审理程序

简化类案庭审程序,突出对关键要素的重点审理,简化答辩、举证、宣判等环节;简化裁判文书制作,探索“要素式”裁判文书,针对类型化纠纷,制作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裁判文书模板;简化送达方式,采取电话、微信、传真、电子邮件送达等简便灵活方式通知当事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