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监督”护航扶贫产业[潇湘晨报]

本报永州讯 初夏时节,永州双牌县麻江镇廖家村神仙葡萄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葡萄长得正好,村民们正在葡萄园中剪枝劳作。2014年1月,在外打工多年的村民蒋路回村发展,流转了60亩土地并成立了神仙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后,他带动村民一起种植葡萄,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共同发家致富。合作社长期聘请了20多位贫困户村民干活,2019年人工工资发放近40万元。入社的贫困户还有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分红。

 

    蒋路介绍,起先村民并不愿意加入合作社,入股的很少,“怕我们弄虚作假,后来我们成立董事会、监事会,但村民还是不太相信”。为了扩大规模,吸引村民们入地、入股,探索了很久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村民信赖的监管方法——请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加入合作社进行监督。

 

    “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等事项必须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开展。如购买农资时,价格、数量需提前审核;葡萄销售时,销售价格、数量也需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把关,防止贱卖。”蒋路说。

 

    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管理,全程掌握合作社资金运行、产业发展情况,降低了入股风险,保障了贫困户的入股收益,入社会员从当初的7户发展到如今的33户,种植面积扩大到230亩。

 

    脱贫攻坚战中,双牌县着力构建“村村有产业带动,户户有产业增收”的发展局面,在全县推行“合作社+监督”模式。村里有了扶贫产业合作社后,会先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加入合作社。通过支部抓合作社、村务监督委员会抓监督、合作社带农户的“两抓一带”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双牌县纪委监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严励介绍,全县114个村114个产业合作总社459个分社,社社都有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日常监督。              记者张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