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海东市按照“垃圾全面整治、农村全面覆盖、设施全面配套”的总要求,总结推广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运行模式,逐步在海东市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目前,海东市已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33个,配备农村保洁员5186人。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善建立“4+1”河湖长体系,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共落实河长1755名、湖长384名、保洁巡查员1886名,设立河湖长公示牌1564块,切实加强主要河流水质管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93.83平方公里。
同时,海东市把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工作,不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档升级。以道路沿线、中心村、学校、旅游景点为重点,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5.94万座,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如厕环境。目前,海东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4.5%,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试点建设工作。
此外,海东市结合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7万公顷,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79%。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宽领域、高密度、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工作内容、典型经验。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1462个村出台了《村规民约》,有效破除了陈规陋习,树立了新风正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