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吕英辉 记者 杜才)为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年初以来,我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到位、十项超常规举措”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贫困户收入水平持续提升。目前,7088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4.69万人收入全部超过5000元,17.5万已脱贫人口收入持续提升。一是强产业,促增收。围绕“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稳定项目”,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63个,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0.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91万人次,累计实施到户项目6万个。扶贫产业园达到269个,村级扶贫产业基地达到811个,培育扶贫龙头企业32家。通过县乡村户项目叠加覆盖,项目收益率预计达到9%左右,今年产业扶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抓就业,促增收。一方面,紧紧盯住仍未脱贫和收入5000元以下的贫困劳动力,今年已实现22622人就业,户均1人就业;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巩固已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具有完全劳动力的63802人中有37399人实现稳定就业(除村级公益性岗位),占比59%。此外,为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各县(市)区通过“道德银行”“十星放光彩”“五比一奖”“五比五争”等创新举措,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吸纳、鼓励、动员贫困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全市村级公益性岗位人数达到31467人。三是扩低保,促增收。在去年低保标准4764元基础上,提标14%,高出全省7个百分点,达到5436元。通过放宽收入认定等创新举措,扩大低保覆盖面,将未脱贫的6374人、收入5000元以下的41483人纳入低保,以上两类人口兜底比例达到90%。四是振消费,促增收。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全市确定了第一批10个品类、172个扶贫产品,扶贫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销售额达到8338.7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9万人增收,消费扶贫成为疫情期间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增收的新支撑点。 (下转3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