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把精准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海东时报)

时报讯(记者 周晓华)今年以来,海东市平安区全面推进残联各项工作,通过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等措施,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其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为就近就便满足康复辅助器具短期和应急需求,进一步提高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效能、降低使用成本,作为试点单位,平安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残疾人辅助器具租赁工作。目前已投入35万元,购置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852件,在平安区8个乡镇、5个社区设置辅具租赁点,通过不断探索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新模式,满足了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

同时,平安区积极打造就业一条街,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拓宽了残疾人就业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度大、创业成功率低,缺资金、缺场地等问题。积极打造首条残疾人就业创业“一条街”,形成了党委政府支持残疾人创业、社会爱心人士扶助残疾人创业、残疾人珍惜就业优惠待遇的良好局面。目前,符合条件的3家企业已经入驻,为残疾人提供了25个就业岗位。

此外,平安区还探索“党建+助残”特色工作模式,依托平安区康乐残疾人托养院,打造兼具开展党组织生活和助残功能的新型服务平台,将其作为党组织结对帮扶、开展扶残助残、落实组织生活、进行党性锤炼的党建助残活动点。以支部及党员帮扶实践活动、残疾人技术培训、精神文化分享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党建引领助残工作,带动党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投身助残事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