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针对经营主体高度关注的信用修复问题,在多个地区开展深化信用修复试点,山西省太原市榜上有名。试点日期从 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9 月。
此次试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探索推行“三书送达”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在向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等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助力经营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推动其合规建设,提升诚信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违法失信行为。
二是探索开展“并联修复”。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违法失信信息的经营主体,只需一次申请,便可完成所有符合条件的违法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复。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信用修复结果的协同联动、共享互认,节约了经营主体的时间成本,提高了修复效率。
三是探索推行“智慧修复”。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信用修复信息化水平。线上平台嵌入到期自动提醒功能,提示经营主体及时申请信用修复。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市场监管部门已有数据,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同时,推行信用修复“掌上办”,让经营主体随时随地申请修复、查询进度、进行异议处理等,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
此次深化信用修复试点工作,将为太原市及其他试点地区的经营主体带来积极影响,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