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是海东市乐都区李家乡合尔红村的村民,今年以来,李家乡合尔红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村里的变化王明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村里的道路一天比一天干净,家家户户小院日益有序,房前院后干净整洁,小广场、小花园点缀在村里,便利的垃圾桶四处可见。王明告诉记者,现在村子变美了,幸福指数更高了。
今年初,乐都区李家乡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大幕。为全面有效推进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李家乡成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和下发了《李家乡环境提升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随即李家乡合尔红村党支部书记蒲正财便回村召开了动员大会。
“宣传动员了,下来动手做的只有老党员、村干部。” 蒲正财无奈地说,“几十年乱堆乱放的习惯,村民们不容易改,有的连自家院子都不愿打扫,更谈不上维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了。”
怎样才能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提升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呢? 蒲正财想,让党员、村干部组成志愿者队伍,率先垂范,一级带动一级,这样做或许有效。
紧接着,合尔红村10余名党员、村干部,组成志愿者队伍,拿起铁锹、扫帚、夹子等工具,奔赴村公路、便民服务中心、农村院落等区域,对边沟、院落前后垃圾进行了卫生大清理、大扫除。
他们还来到不愿打扫自己院子的清洁困难户陈老汉家,帮助归置好散落在院墙外的干柴,清掏掉房后沉积多年的臭水沟,清理掉残垣断壁等。经过半天打理,陈老汉家的小院变得整洁有序,“打扫后是不一样,以后我要一直保持清洁卫生。”他不禁感叹道。之后,陈老汉还动员周围的邻居,加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列。
在榜样的带动下,村民们的思想逐渐转变,由旁观者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村民们不仅积极打扫自家的环境卫生,还自发清理村里的公共区域和乡村道路,自觉守护村庄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
为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形成长效机制,李家乡还制定出一系列的村规民约,使村民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把环境整治纳入全乡的常规工作,并定期评选最美家庭进行表彰。
李家乡副乡长王心芳说:“接下来李家乡将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形成乡、村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进李家乡农村环境面貌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