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形成了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出生缺陷协同防治、现代种业等3个方向的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定向申报指南。经综合咨询与经费预算评审、研究审议、立项公示等程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2019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先立项两项,“现代种业”方向纳入省政府“一事一议”进行专题研究。
其中“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设6个子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5300万元;“湖南省出生缺陷协同防治”项目设5个子项目,支持财政科技经费5600万元。
“地下工程装备是实施地下空间开发战略的核心载体,也是全球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介绍,今年“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是省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国家和湖南省重大需求,将围绕地下工程成套装备研发、装备智能化技术开发、“卡脖子”零部件国产化等方向,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超大竖井刀盘设计制造及衬砌同步下沉技术、长距离快速钻进取心及高精度定向定位技术、隧道装备围岩自感知技术、机群作业智能管控技术等18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大直径主轴承、高性能长寿命刀具等关键零部件难题,研制超大直径竖井掘进装备、千米级钻探设备、超风险地质钻爆法智能成套装备等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将推动我省地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提升至500亿元。
据悉,省科技重大专项是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8个计划(专项、基金)类别之一,今年从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改革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形成机制。首先强化顶层设计,由“自由申报”转为“定向申报”。往年重大专项都面向全省自由申报,申报方向一般10个;今年我省以重大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化科技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凝练出3个申报方向。同时,强化科学论证,由“专家评审”转为“院士论证”。以往重大专项评审由专家从申报的项目中进行优中选优,最终确定合适的项目和承担单位;今年重大专项评审邀请了两院院士、省科技战略咨询委专家参加,评审着重放在论证项目目标任务的合理性、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子课题的关联性。此外,强化资助力度,由“重点支持”转为“聚焦资助”。通过评审论证,今年先期立项的2个重大专项项目,计划总投入4.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09亿元。年度立项数较往年压缩60%以上,资助强度提升5倍以上,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
本报记者陈张书通讯员任彬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