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医、就业、交通、居住环境……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市民民生福祉的内容,都特别受到关注。
作为未来一年的施政纲领,2020年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又有哪些民生小目标?去年初制定的民生领域重要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又如何?
会内会外,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关于民生领域的讨论非常热烈。
在去年基础上升级民生礼包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主要参与人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政策研究处处长唐承燕认为,长沙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送出10个“升级版”民生大礼包。
这些大礼包包括:一是扩面提质“15分钟生活圈”130个。二是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5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7万人。三是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义务教育学校学位4万个。四是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2名,完成孕产妇免费血清学产前筛查4.3万人,开展农村和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8万人。五是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打通城区瓶颈路、断头路20条。六是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提质改造100个、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600台、天然气改造10000户。七是新增农村自来水入户人口10万人,新改建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19万座。八是建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家,完成区县(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建设7个。九是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完成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十是提质改造村级儿童之家35个,完成扶残助学2000人。
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
2019年,长沙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城市、网红城市,宜居品质全面提升,宜业环境不断改善,宜游魅力更加彰显。2020年,长沙要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们生活更幸福。
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长沙将加大“两业”扶贫力度,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政策,建立巩固脱贫长效机制,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精准脱贫。
2019年,长沙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带来的生态环境优化市民感受强烈。去年,长沙169个年度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完成,26个国、省控检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全部达到100%,昔日臭水沟蝶变生态河,浏阳河入选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单,“一江六河”水质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好水平。
2020年,长沙继续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绿心地区退出工业用地盘活、产业转型、配套建设,推进生态修复,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臭氧、PM2.5污染防治,完成燃气锅低氮改造,空气优良率达到80%。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一江六河”、县管河流和小微水体综合治理,实现市、县管河流干支流同步治理、水质同步达标。
生态环境改善,营商环境优化,这是长沙去年交出的沉甸甸的成绩单。2020年,长沙还将全力完善宜居长沙综合功能。
长沙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完成长株潭都市区及金阳新城、金洲新城战略规划,启动地铁1号线北延一期、2号线西延二期建设,实现3、5号线运营;启动兴联路过江通道建设,加快万家丽路北延线快速化改造及湘雅路过江通道建设;实现长益高速复线通车,加快宁韶、江干高速建设;协同做好长赣、常益长等铁路及高铁西站铁路枢纽建设。
2020年,长沙将实施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城中村”改造3个,改造棚户区5116户,完成老城区有机更新片区6个。打造10条美丽河流,建设社区公园、街角花园20个,加快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古树名木和自然保护地保护,让广大市民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
教育
新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
本报长沙讯 2019年长沙市科教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64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85.2%;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2所,新增学位4.7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基本消除;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新校区建成开学,商贸旅游职院入围中国“双高计划”,在长高校新增两院院士7人;长沙成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首批试点。
重视教育,是长沙市民生领域工作中的重点之一。1月6日,长沙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审查了《关于2019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预算报告,今年长沙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达54.92亿元,新增5.92亿元。主要用于推进市属高等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中小学校园建设及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等。
长沙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20年工作重点中,提及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院校质量与内涵,启动湖南信息职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支持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商贸旅游职院建设特色高职院校。支持长沙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全面推进智慧教育,规范管理民办学校,严格管理培训机构,突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水平。着力减轻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负担,让老师安心、学生静心、家长舒心。
2020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中,关于教育的目标是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万个、义务教育学校学位4万个。
记者张沁
宜居
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提质改造100个
本报长沙讯2020年长沙市十大民生实事中提及,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提质改造100个、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600台、天然气改造10000户。
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是一些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长沙市急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共1450个,涉及居民户数约25万户,建筑面积达2016万平米。长沙市人大代表何亚伟认为,妥善解决老旧小区的问题,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与幸福感刻不容缓。
何亚伟建议,针对老旧小区缴水电困难的问题,需要加快城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气“一户一表”改造工作。通过不断增加对老旧小区水电气“一户一表”改造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尽量多地惠及群众,避免增加群众负担。
针对老旧小区电路老化,频繁跳闸的问题,在明确用电设施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由政府投资,进行电力设施改造,采取市区两级政府、用户和电力公司三方投资共建的模式进行投资建设。
针对老旧小区没有物业进行管理的问题,在政府提供大力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调动专业物业服务机构的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以便推行合适于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比如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措施,激励、吸引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接管老旧小区,从而实施规范的物业管理社区,也可以尝试引入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通过专业的管控,逐步规范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本报记者张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