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迎来了自己的“新生”。当天,《小溪流》正式加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从80多岁的创始人金振林,到把杂志“娶”进家门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胡坚;从在《小溪流》发表处女座的著名作家汤素兰,到茅盾文学奖评委龚旭东……大家纷纷赶到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今天,我们非常开心,《小溪流》和少儿社订婚啦。”作为活动的主持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吴双英难掩喜悦,开启了与会人员关于《小溪流》的回忆和祝福。
省委宣传部巡视员龚爱林笑言,“身边的很多人都是看着《小溪流》长大的”。他提出,“今天(15日)是迎接《小溪流》新的一天的开始,《小溪流》纯文学使命不能丢,为社会培养文学新人的地位不能丢”。省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陈奇亮则表示,《小溪流》加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对于打造湖南儿童文学高地、推动湖南文化强省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游和平同样对《小溪流》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小溪流》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陪伴了很多小朋友茁壮成长。“虽有很多不舍,但我仍然祝贺《小溪流》加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愿《小溪流》今后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雅正的文学方向,坚持积极的作家培养方向,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刘清华认为,《小溪流》是文学期刊的一张名片,承载着一代代读者的光荣与梦想。他指出,中南传媒将以长远的眼光和整体的思维,对《小溪流》进行品牌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坚持内容为王,坚定不移地贯彻办刊宗旨,精心打磨内容,发掘和培育儿童文学作家,打造一本名副其实的精品儿童文学期刊;另一方面,跳出单一纸媒出版的思维,依托传统出版所积累的品牌内容和作家资源,寻求多种传播方式和赢利模式,将纸质出版向新业态和其他产业延伸”。
“《小溪流》从湖南省作家协会来到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是一份美好的缘分,也是一次文学的回归。我们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渠道优势,做好《小溪流》的编辑、出版、发行和数字化工作,在新时期找到一条少儿期刊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使《小溪流》的品牌形象愈发清晰、品牌内容更加充实、品牌价值得到提升,让《小溪流》真正成为儿童文学期刊界的常青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胡坚说。
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黄菲、《小溪流》杂志创办人金振林、茅盾文学奖评委龚旭东以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李少白、邓湘子、周静等先后讲述了自己与《小溪流》的故事,并就杂志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此次活动还举办了“小溪流杂志社”加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揭牌仪式。游和平、刘清华、胡坚共同为“小溪流杂志社”揭牌。
记者徐海瑞通讯员邓超文乃霏
回忆·故事
创刊时一连想了16个名字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就是《小溪流》。”4月15日,“传承与创新——《小溪流》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小溪流》创办人金振林特意带来杂志的创刊号,深情地回忆起当年的创刊经历。
1980年1月12日,金振林提出创办一本儿童文学杂志的想法。在得到湖南省作协的同意之后,金振林信心满满,尽管当时的情况是“三无”,“没场地、没人、没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杂志的创办工作之中。
金振林回忆,为了取一个好名字,他费劲了心思,一共想了16个名字,大家都觉得“小溪流”特别好,与儿童文学非常契合,最后就定了这个名字。随后,金振林给茅盾先生写信,请他题写刊名。茅盾先生欣然应允,一个礼拜之后,金振林便收到了他的题字。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小溪流》是陪伴他们成长的亲密伙伴。他们在《小溪流》杂志里得到快乐,学习写作,收获智慧。”汤素兰笑着说,提到《小溪流》,许多人都会说“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汤素兰希望,未来的《小溪流》依然像创刊之初那样充满童真童趣,是孩子们了解世界、汲取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神乐园。
记者徐海瑞通讯员邓超文乃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